今天的新聞《沈陽突擊檢查,汽配城里假冒殼牌潤滑油多》,消費者在某修理廠更換機油后,汽車隨后出現噪聲大、漏油等現象,懷疑買到假機油。就此對沈陽城十余家汽車修配廠暗訪,假冒機油多來自一些大型汽配城,并且已經形成一條產購銷灰色鏈條,謀取暴利。7月30日上午沈陽鐵西分局汽配城工商所的執法人員以及殼牌機油打假專員對西部汽配城突擊檢查。在執法人員面前,之前還對記者夸下???,表示“機油絕對保真”的銷售商,語氣一下子“軟”了下來,承認賣的不是“殼牌”兒,連連認錯。
通過上面的消息《沈陽突擊檢查,汽配城里假冒殼牌潤滑油多》再次讓人感受到了殼牌被市場追捧的場面,為什么美孚、嘉實多被仿冒的就少些呢?而長城、昆侖雖然有,但并不多呢?在我們潤道看來,原因不外乎這幾個:
一、管理亂
殼牌的“授權經銷”這樣的牌子并沒有什么標準的,在經銷商這個層面,這塊牌子就是一個促銷品或廣告品,你賣我經銷的殼牌,我就給你一塊牌子,就這么簡單。別說汽配城了,就是一個小的汽配店,也有很多掛著這樣牌子的。
二、不追究
別假冒后的企業,一般都會興師動眾的打假,比如玉柴打假,長城打假,而昆侖更是把打假做為日常工作,其它品牌不僅打假,對侵權的企業也不客氣,比如嘉實多打擊寧波某企業,最后該企業被判罰60萬;美孚打擊西安美孚,判罰50萬??蓺づ祁愃频男侣勔粋€也沒有,仿冒殼牌的企業大張旗鼓的參加汽配會、潤滑油展會,比如廣州的××殼牌,武漢的××殼,石家莊的××殼。
三、判罰輕
銷售或生產這樣的潤滑油,即使被抓也不過是把貨扣了,最多罰款了事,如果“有人”來擺平,吃過飯連貨都給你拉回來,幾年前,某汽配城假冒潤滑油有600多箱被查封,結果兩天后大門打開繼續做生意。退一萬步講,現在的生產企業也不傻,產品包裝上沒有自己的地址,廠區里面耗材、產品和“合法”產品都是兩地存放,執法部門是難以人贓俱獲的!
終究其被假冒的原因,就在于殼牌自身對市場的縱容,說的嚴重點,是殼牌的高層對公司不負責!
四、難察覺
潤滑油的效果在短期內是難以查看的,除非你用的實在是孬油,有人說“即使往發動機里面加水也能跑”,所以市場上很多品牌就敢胡亂吹噓自己的效果,反正“誰用誰也不知道”!假冒廠家的策略也開始轉變,雖然是假冒,但不是偽劣產品,這樣還可以和他們的“經銷商”保持長期合作。大家可以到百度貼吧看看,或者到汽配城轉轉,賣假油的現在也講究品牌了。比如廣州的產品就比較好,其次是東莞的,最差的應該是鄭州和武漢產的潤滑油。
五、利潤高
馬克思說過,只要有三倍的利潤,資本就會陷入瘋狂;有十倍的利潤就可以冒著被槍斃的危險。殼牌的價格相對于國產潤滑油來說,利潤高了很多,同樣的SL潤滑油,國產的零售價八九十,而殼牌則是100多,仿冒殼牌利潤高了何止兩三倍?